让我们从事情相对简单的地方开始。汉语只有两种文字。这些是: ·简体中文——作为中国大陆共产主义改革体系的一部分,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得到广泛推广,旨在提高中国庞大人口的识字率。 ·繁体中文——改革前的中文写作体系。 简体中文书写系统要求与繁体中文有以下区别: 1.减少笔画–减少了书写字符所需的“笔画”(即线条)数量。 2.减少字符数–减少了字符总数。 3.字符选择-几个字符以前可以用来表示相同的想法,一个-通常是最流行的-现在被选为“正确”的一个。 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简化语言的工作实际上只是一个较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真正开始于19世纪晚期,至今仍在继续。标准化字符列表的定期更新仍在进行中。最后一次,在写作时,是在2013年。 这并不是说只有一个简体中文版本和一个繁体中文版本。事实上,有四个主要的书面中文版本。每种方法的使用往往对应于一个不同的区域… 简体中文在哪里使用? 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和海外的简体中文 这是最常被称为“简体中文”的书面汉语变体。这是中国大陆的官方手稿。因此,中国官方口语方言(普通话)的词汇和短语在其内部是显而易见的。 新加坡的简体中文 通常也被称为“简体中文”,尽管通常附有明确的“新加坡”注释,但新加坡使用的中文书面变体与中国大陆使用的中文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它已经发展出自己的词汇和风格,不只是在大陆使用。 这意味着,尽管新加坡可能会理解针对中国大陆的翻译,但它显然不会以本土眼光来设计。 繁体中文在哪里使用? 台湾的传统普通话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实行的改革没有影响台湾。因此,繁体中文仍然是手写体。台湾本地读者也会习惯于与大陆读者使用不同的措辞和词汇,即使台湾的官方方言也是普通话。 香港、澳门及海外的广东话 香港的长期英国统治意味着它使用广东话作为官方的口语和书面方言。 习惯于在台湾使用的传统普通话的读者可能会理解香港所使用的传统广东话,但是措辞和词汇可能大不相同。他们还会遇到一些在家里完全不知名的人物。这是因为传统粤语中有相当多的汉字根本不存在于传统普通话中。 繁简汉语的演变 语言不是静态对象。简体字和繁体字继续自然演变。例如,在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中,有许多新的想法和词语,例如香港传统汉语中没有出现。同样,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不对称的方式发展、经历不同的事件以及不同的政治或社会变化时,中国变体的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 事实上,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最初拥有如此多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