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汉语汉字离不开中国的复兴
Date:2012-12-28 15:13 From:julia
【
Print】
【
Closed】
【
Collection】
今年七月十四号,北师大和普林斯顿大学汉语合作项目(“普林斯顿北京暑期汉语培训班”)二十周年纪念会上,作为创始人的周质平说到:“普北班’20年来培训了3000名美国著名高校学员,训练了1200名新师资,已成为美国高校举办在华高校短期汉语培训班的成功样板。” 据周质平介绍,这种中美高校间合作新模式的可行性最初曾受到种种质疑,但经过二十年年的实践,如今,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在内的美国诸多高校也都纷纷采取了这种模式和中国高校合作办学。
“普北班”面向全球招收150~160名学生。现在,这些学生已遍及美国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商业机构等各个领域。周质平回忆,“普北班”创办初期也遇到一些“矛盾或者不协调”,比如在教材上。2000年,北师大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北京社会科学》上撰文,指“普北班”的教科书中“渗透了美国和台湾的意识形态”。北师大受到一定的压力,希望周质平他们修改教材。《纽约时报》曾经就此登了一则消息,之后美国的很多媒体和刊物,如《美国高等教育年刊》、CNN等都报道采访了这件事。最后,为了能让这个班继续办下去,周质平们对教材做了一些修改。
“我觉得对外汉语的一个主要职能是教外国人怎么把汉语说好,怎么说得对,字正腔圆。至于他们对中国的事情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情。”周质平说。在他看来,与其他的汉语教学机构相比,“普北班”最大的特点,在于施行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教学方法。针对过去几十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中存在的“重流利而轻准确”或“重功能而轻结构”倾向,“普北班”始终坚持“准确”且不忽视结构。
现在,周质平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复兴汉语汉字离不开中国的复兴,而不是中国的复兴有赖于汉语汉字的改革。早年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往往是一种学术上的兴趣,还有一些是猎奇,对李小龙、阴阳八卦等有兴趣。而现在很多美国学生学习中文,是觉得中文是一种有用的语言,能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所提升。这是很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举自己所任教的普林斯顿大学为例,“现在选读中文的学生数量仅次于西班牙文,甚至超过了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这是在我40年前刚到美国时所不能预见的。这样的改变当然是因为中国国力增强了,中国的崛起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字的重视,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上一篇:
美国汉语教师培训班在早安汉语开班 下一篇:
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知识、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