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中文

对外汉语新闻

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传播篇 (3)
Date:2013-03-19 10:34 From:eva 【Print】 【Closed】 【Collection
       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文化本身存在差异,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正确的人际交流方式将会促进文化传播。首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承认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在同一语境下,他们也会体现不同的个体特征,更别说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人,必然也会存在差异。其次,传播者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之前,应熟悉和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特征,在美国,两个人互相见面打招呼是彼此拥抱或亲吻脸庞;而在中国,两个人打招呼是:“你好”或互相握手。承认这种文化差异,更要能尊重它们的不同。“和而不同”用在不同文化的群体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文化传播以语言传播为基础,没有语言,文化传播便失去了传播的载体;文化传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不可忽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他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传播展示着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时,更需要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因此,文化传播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及群体之间进行友好交际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语言传播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传播,二者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教好汉语的同时,更要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传播篇 (2) 下一篇:国际对外汉语教师留作业该选好题目和形式